第335章 眼睛里没他这个人_这个导演要谢罪
笔趣阁 > 这个导演要谢罪 > 第335章 眼睛里没他这个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35章 眼睛里没他这个人

  第335章眼睛里没他这个人

  《非常嫌疑人》开过杀青宴之后,陈一鸣暂时结束了监制工作,重新拿回导筒,前往渝城拍摄自己作为导演的第四部电影。

  这要归功于大壮在渝城的“得力”公关,知道双金大导演陈一鸣要来渝城取景拍电影,渝城的有关方面很快就形成了统一意见,这次城市名片工程,务必要抓牢办好。

  陈一鸣要求的几个外景地,前期沟通和各种许可全部都由渝城各方面通力解决了,大壮笑称,“那边恨不得你直接过去拍上个半年一年的,当地电视台天天都有新闻播了。”

  陈一鸣对此一笑置之,片场有什么好报的,媒体能拍到的,可能还不如小区业主手机录到的多呢。

  电影里流畅刺激的镜头都是经过后期剪辑润色的,片场里要多挫有多挫,科幻片更是挫上加挫。

  《第十三层楼》这部电影,在流程上跟《非常嫌疑人》差不多,先出外景,把户外的镜头完成,再进影棚,拍掉室内的部分。

  只不过《第十三层楼》涉及到不少特效,因此在渝城的部分,不只有外景,也包括一部分内景。

  她才是最欲哭无泪的人,毕业之后第一次拍电影,就是陈一鸣的项目,还是女二号,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进组之后她的惶恐完全掩饰不住。

  陈一鸣差不多是以两到三天一个场景的速度推进拍摄,快到让几个主要演员怀疑人生。

  索道缆车内是两个机位,一个机位通过遥控机械臂控制,伸出轿厢代替女主视角拍摄下方的游艇和码头。另一个机位是斯坦尼康,直接怼脸拍潘月明和宋嘉。

  但是这场戏拍起来很复杂,场面很大,群演也多,电影里的三条线在这里第一次交汇,而且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交汇。

  三组主演在三个不同的位置,借助运镜串联在一起。

  老潘跟宋嘉位于横跨长江的索道缆车内,在高空俯瞰朝天门码头处的游艇,以及游艇最高处悠然端坐的陈昆。

  唯有潘月明足够老成,不管剧组氛围如何,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挥。

  男主家和办公室是因为涉及到窗外的后期特效,女主丈夫的豪宅则是因为不方便在棚子里面搭,刚好渝城这边有现成的景可用。

  他自然也不会忽略小透明宋怡的尴尬与纠结,这个剧组跟她想象的陈一鸣剧组完全不是一码事,她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,少量的镜头完成之后毫无成就感,让她无所适从。

  第三组刘易军和宋怡,则位于可以平视索道的东水门大桥西侧。

  群演却是实打实都是真人,都是制片组在当地招募的热心群众,报酬是盒饭跟合影,还别说报名特别踊跃,名额都得用抢的。

  在电影里不过几分钟的镜头,拍起来却要花上好几天,如果不走运的话,好几周也不足为奇。

  他也知道,刘易军同样不是最佳状态,跟在试镜房间里的表现差不多,拿出上班打卡的演技,完成流水线上的工作。

  要说她是来剧组观摩学习的还好说,可是她来了之后就待在演员休息区,规规矩矩地一门不出二门不迈,这样子她何必来片场呢,留在酒店里不是更清净?

  只要电影不脱离他的控制,那么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。

  因为不管他们怎么演,陈一鸣几乎都不发表看法,他站起来叫NG,大多是因为道具、打光或运镜的原因,很少是为了调整演员的表演。

  他还知道,陈昆一直在自我较劲儿,他在两种想法之间摇摆不定,是间歇性疯狂,还是渐进式疯狂,陈一鸣迟迟不表明态度,这让陈昆失落甚至愤怒。

  潘月明笑道,“我现在只觉得当初跟陈导的谈心都是假的,剧本里所谓的多重含义,根本就是障眼法,我们怎么演都对,陈导总有办法圆回来。”

  妹子很老实地天天跟着幕后各组同出同入,不管有没有她的通告,她都每天必到。

  按理说想要立牌面,这场戏应该封江拍摄,不过渝城再如何支持陈一鸣,也不可能答应这种离谱要求,因此朝天门码头上前前后后的繁忙船只,就只能通过后期技术一一擦除了。

  查案路上两人驾车行经大桥,权当自己在旅游的女玩家叫停了警察,下车在桥上看江看缆车,意外见到了下方码头处的游艇。

  制片组大部分都是新人,铂爵有经验的制片人,要么在魔都跟《非常嫌疑人》,要么去琴岛协助《夏至五百天》,小美说让陈一鸣再带一组制片人出来,她还真就这么干了。

  现在剧组的三个主力执行制片,正是当初协助陈一鸣建组的那三个实习生。

  他知道宋嘉越演越缺少兴奋点,因为她是一个认可型演员,导演的正反馈或负反馈都可以刺激到她,唯有无反馈会让她丧失方向感。

  刘易军答道,“就是,我每天睡觉之前都在怀疑,之前根据剧本做过的各种分析解读,不会都是我脑补过度吧,看陈导这拍法,这片子哪里难懂了?”

  因为整场戏里,实质上是女主跟自己丈夫之间的对视与对峙,男主角此时还是一个身处局内不自知的局外人。

  制片组按照陈一鸣的要求,选的都是男帅女靓的年轻人,特意跟他们交待,穿上自己最炫酷的衣服过来。

  陈昆在长江上的私人豪华游艇,慢慢停靠在朝天门码头,在人头攒动的万众围观下,几个幸运儿受邀登上游艇,成为人人艳羡的幸运儿。

  涉及到的场景,主要有男主角的家和办公室以及女主丈夫的大豪斯三处。

  其他三人一听都没作声,演女玩家的萌新宋怡更是缩在角落里成了鹌鹑。

  这一幕象征着女主丈夫的地位与权势。

  不能怪主演们觉得存在感低,数数机位就知道,真正拍主演的就没几个,甚至单就今天的拍摄而言,他们五个人跟道具差不多。

  他不说话,是因为这些情况,不管是演员还是幕后,都在他的容忍范围之内,也在电影的基准水平之上。

  但是一坐进导演椅,他确实能感受到那种心态上的彻底转变,这里是他的地盘,这里的一切都是他意志的延伸,他不需要怜悯、同情、照顾任何人的感受。

  陈一鸣很肯定,自己并未被过往的实绩与地位所绑架,铂爵和大壮乃至出资人,也没给施加任何压力,就算《第十三层楼》搞砸了,他也不会没戏可拍,甚至他不做导演,卖卖故事做做监制也能过得舒舒服服。

  陈一鸣看在眼里,但他懒得理会,拍到第四部电影,他越来越对一句话感同身受,就是导演都是偏执狂和独裁者,如果一个导演还不是,说明他拍得还不够多。

  于是也就免不了各种丢三落四的情况,出去玩儿晚归的,片场打瞌睡的,粗心大意浪费道具的,不一而足。

  反正前三排有当地艺术学院的学生兜底填坑,陈一鸣无所畏惧。

  从上往下拍,陈昆自然位于低处,但气势上,陈昆却处于上风。

  不管是潘月明还是宋嘉,或是刘易军跟陈昆,都是演技不俗的成熟演员,应付跳拍自然不在话下,因此在前期外采准备充分的情况下,剧组在渝城的进度相当快。

  等戏的时间是演戏的好几倍,还不是一个两个演员这样,而是大家都这样,这样的体验岂能不让几个主演犯嘀咕呢。

  游艇和码头的机位就更多了,这里是主场景,里里外外高达5个固定机位和4个游动组,没有那么多斯坦尼康,因此只能在码头上铺轨道。

  每天的节奏差不多就是,幕后在外景场地忙活三四個钟头,演员上去拍个三四分钟,然后周而复始。

  从下往上拍,陈昆却是平视着半空中的缆车,第一视角下游艇更显庞大,缆车却渺然一点。

  东水门桥上是三个机位,同样一个机位伸出去拍游艇,这次代替的自然是警察的视角,此外一个固定机位拍宋怡,一台斯坦尼康拍刘易军。

  陈一鸣都知道,不止是演员,幕后也一样,是个剧组都少不了不安定因素,《第十三层楼》也是一样。

  因此整场戏的串联者和解说者,正是看似在给女玩家客串“导游”的警察,他知道游艇上的那个人不简单,借他之口,陈一鸣给大BOSS刷了逼格,给观众做了指引,同时又暗示了警察的身份。

  陈一鸣希望抓到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的瑰丽景色,因此这场戏从下午2点就开始准备了,三个摄影组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各就各位。

  一直闷头不说话的陈昆哼了一声,显然并不赞同潘月明的说法,更不满意这种自居工具人的态度,“今天我就按照已经推翻了的演法来演,看看陈导是不是真的稳坐钓鱼台。”

  这天剧组在朝天门码头出外景,主要演员难得在这里都有镜头,化好妆在休息区等戏的时候,在进组之前跟陈一鸣少有交流的宋嘉就直言不讳地说道,“你们说,我们这究竟是在排练,还是实拍啊,我咋心里特别没底呢。”

  朝天门码头的这场戏的情节很简单,甚至可以称作渝城风光友情出演,就是为了宣传渝城特意选择的地标景点。

  陈一鸣希望通过这种对立,强化观众对两组主演相对关系的认知,增加在男主角身上的代入感。

  因为他们的特写本来就不是今天拍,那是这场戏拍完之后的事。

  陈昆还言之凿凿要在表演上“为难”一下陈一鸣,殊不知此时在陈一鸣眼睛里,根本就没他这个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ge1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ge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